敏感的捷克人和現實

目錄:

敏感的捷克人和現實
敏感的捷克人和現實
Anonim
敏感的捷克人和現實
敏感的捷克人和現實

捷克總統米洛斯·澤曼在訪問莫斯科期間,就列昂尼德·馬斯洛夫斯基的文章“捷克斯洛伐克應該感謝蘇聯的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歷史”向俄羅斯總理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表示侮辱。文章作者不代表俄羅斯官方立場,這個“春天”並沒有被條約“扼殺”。這一事實成為蘇共自由派和蘇聯自由派在蘇聯時期指責批評的中心主題之一。多年的改革。這個話題今天仍然很流行。

紅色歐洲

希特勒的德國在歐洲戰敗後,所有與希特勒勾結的右翼資產階級政府都遭遇了政治危機。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相對容易上台,這讓盎格魯撒克遜人非常害怕。在美國和英國,左派思想也正在取得進展。在戰爭中發財致富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歐洲銀行家不得不採取反制措施。

德國被佔領。法國建立了一個實行獨立政策的溫和右翼政權。這是一種戰後的戴高樂主義,法國共產主義者與意大利和瑞典共產主義者一起創造了共產主義運動的新趨勢--歐洲共產主義,脫離了革命的列寧主義。在種族美國,銀行家的行為更為嚴厲--麥卡錫主義,即美國式的法西斯主義,在那裡盛行,任何左翼思想都被視為犯罪、反國家和應受懲罰。

對於飽受戰爭蹂躪的歐洲,發明了馬歇爾計劃,根據該計劃,美國銀行家參與了那些政府不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歐洲國家的消費市場的恢復。這些國家的經濟恢復速度比面向社會主義的國家更快,在這些國家,權力結構中的右翼加強了其反對左翼的地位。然而,西歐最終從美國的債權國變成了美國的債務國。

1949 年為反共產主義而成立的軍事政治組織北約的情報部門,包括情報部門,也沒有打瞌睡。自 1944 年以來,在東歐國家、希臘和意大利,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了游擊隊類型的秘密作戰部隊,以對抗當時越過蘇聯邊境並解放鄰國的共產黨和紅軍。來自納粹的國家。在意大利,這個項目被命名為“Gladio”。隨後,這些組織在戰後歐洲的整個地下網絡被轉移到北約。

英國將軍們也在為不可思議的行動準備一個計劃,根據該計劃,到戰爭結束時,德國及其衛星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支持下,將向東方發起新的進攻,以對抗被削弱的蘇聯。戰爭。設想對莫斯科進行核轟炸。

在 1949 年 CMEA 成立和 1955 年華沙條約組織(OVD)為響應 FRG 加入北約後,美國和北約戰略家加強了他們在社會主義聯邦國家內的顛覆活動。這種策略通常被稱為“咬住餡餅的邊緣”。首先,打算“咬”那些打著“社會主義共和國”定義、共產黨執政的國家。這些國家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FRY),它不是 CMEA 和 OVD 的成員,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Czechoslovakia),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SRR),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匈牙利)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RV),遠離歐洲,不屬於英聯邦,還有古巴。儘管其他州並未置身於這種戰略的計劃之外。

根據組成文件,CMEA 和 OVD 組織對所有國家開放,無論其政治結構如何。根據組織章程大綱的條款,退出這些組織也是免費的。蘇聯沒有強迫現有合法政府建立共產主義。但在具有左傾傾向的國家內部,有許多他們自己的意識形態矛盾和約瑟夫斯大林的支持者,在政黨中--正統的共產主義革命者和保守派。共產國際取得了成果。

階級鬥爭、黨派衝突和外來“援助”

社會主義聯邦的第一次政治衝突發生在 1953 年 6 月的東德。雖然他是反政府的,但他並不反蘇。現代歷史學家很狡猾,稱這些事件是勞動人民反對社會主義的行動。然而,允許在其描述中進行此類篡改。回想一下,當時東德還沒有主權,還沒有從戰爭的破壞中恢復過來,還沒有為戰爭的結果付出代價。為振興經濟,政府需要資金,經社工黨政治局決定,經工會同意,提高勞動標準,即在不加工資的情況下加強勞動,提高物價和減稅。為小型私營企業家提供商品以填補消費市場。這就是憤怒的原因,組織了大規模抗議和總罷工,要求改變黨和國家的領導層。

那些顯然不是自發事件的組織者尚未命名。他們說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驚喜。但這是一個謊言。 1952年,美國為德國製定了國家戰略。這一戰略的一部分是“削弱蘇聯在東德的潛力”的顛覆活動。西柏林被視為“民主的展示”和準備反對東德的心理行動、招募東德人並開展情報工作以及向反共組織提供物質和財政支持以“控制準備更多”的平台。積極抵抗。”根據高級美國人的說法,六月起義的精神心理,或者更確切地說,信息協調中心是 RIAS 廣播電台 Rundfunk im amerikanischen Sektor。超過 70% 的東德人定期收聽廣播電台。在該電台的幫助下,東德境內抗議活動組織者的行動得到了協調。

美國人並沒有尋求掌握主動權並接管總罷工的領導權。首先,群眾遊行顯然不是反共的。其次,美國和英國最初反對統一德國--這一想法當時在東德盛行,並在 1943 年 12 月初舉行的德黑蘭會議上得到蘇聯的支持。美國將東德的不穩定問題推給蘇聯領導人,並將其擴展到其他具有社會主義傾向的國家,對美國來說是有利可圖的。在這些計劃中,捷克斯洛伐克佔據了一個特殊的關鍵位置--這是所有其他國家中工業最發達的共和國。

隨著 1953 年 6 月東德起義的發展,東德各地的警察和國家安全部門進入了暴力和武裝對抗的階段。因此,緊急狀態出台後,遭到了警察和蘇軍的鎮壓。在整個事件期間,約有 40 人死亡,其中包括警察和國家安全人員。東德政府做出讓步並改變決定,激怒了民眾。蘇聯政府大大減少了對東德的賠償金。從次年開始,東德獲得了完全的主權並開始組建自己的軍隊。但來自西柏林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境內的挑釁仍在繼續。所以,1961年,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著名的柏林牆出現了,在柏林牆倒塌和德國統一之後,RIAS電視和廣播公司也被清算。

接下來是 1956 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的武裝政變。事實上,他是親法西斯主義者。對共產主義者和軍隊的政變者的大屠殺是同樣殘酷的虐待狂,這是由班德拉在烏克蘭犯下的,照片文件和調查材料證明了這一點。從布達佩斯開始,政變分子的武裝起義演變為內戰,不支持政變的匈牙利軍隊威脅要分裂。蘇聯軍隊的特種部隊當時是第一編隊中央集團軍(TSGV)的一部分,在勝利者的權利下被迫進行干預並停止內戰。在衝突雙方匈牙利人的整個事件期間,大約有 1,070 人死亡。與此同時,大約有 800 名蘇聯軍人被政變分子殺害。這是我們為他人和解付出的代價。

政變本身的準備和時間安排恰逢蘇聯軍隊根據巴黎和約條款從匈牙利和奧地利撤出。也就是說,這是一次法西斯政變的企圖。但是他們很匆忙。或者在蘇聯軍隊的參與下計劃進行更血腥的挑釁。政變後,蘇軍暫停從匈牙利撤軍,並在此基礎上組建了新的蘇聯南方部隊。現在匈牙利人稱這次政變為 1956 年革命。當然,反蘇革命,在今天看來,就是進步的。

美國人在 1965 年對社會主義越南發動了直接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九年多,並使用包括化學武器在內的各種武器進行了極其殘酷的戰鬥。美國軍隊的行為屬於對越南人民的種族滅絕的定義。在這場戰爭中,雙方約有300萬越南人喪生。戰爭以北越的勝利和國家的統一而告終。蘇聯向北越提供軍事援助。在歐洲,直到蘇聯解體後入侵南斯拉夫,美國和北約才負擔得起。

與 1953 年東德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類似,將近 20 年後的 1970 年至 1971 年,波蘭人民共和國北部地區的造船廠和工廠發生了工人示威,羅茲的織布工也舉行了示威。他們為團結工會運動奠定了基礎。但在這裡,人民的倡議被西方情報機構截獲,並指向反蘇反共的渠道。

Wojciech Jaruzelski 將軍於 1981 年接管國家和 PUWP 的領導權,宣布該國戒嚴。通過將國家從血腥攤牌中拯救出來,他重複了葡萄牙將軍安東尼奧·拉馬略·埃內斯(Antonio Ramalho Eanes)的民事壯舉,他在軍隊的支持下於 1976 年成為葡萄牙總統,並在所謂的“革命”之後不允許政治上的極端主義。 1974 年的康乃馨”。

Wojciech Jaruzelski 還直接警告蘇聯領導人不要干涉波蘭的事件。儘管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和當時的其他領導人都不會這樣做,但只討論了在危急情況下向雅魯澤爾斯基提供軍事支持的可能性。在波蘭領土上,根據條約,蘇聯軍隊從戰爭結束到 1990 年一直駐紮在西里西亞和波美拉尼亞--前德國併入波蘭的土地。在波蘭改革的整整 20 年裡,蘇聯指揮部對波蘭的內部政治衝突沒有任何反應。

波蘭人自己應對了這種情況。大約50人死於與警察和波蘭軍隊的衝突。這就是 Wojciech Jaruzelski 的優點。

社會主義國家中最血腥、最悲慘的故事是南斯拉夫(SFRY)在美國人和北約成員國根據他們的行動計劃開始在巴爾乾地區“促進民主”之後的故事。他們從未有過維護南斯拉夫完整的目標。相反,他們助長了它的解體,刺激了加盟共和國的民族主義分裂情緒。此外,他們公開反對塞爾維亞人,即俄羅斯人的歷史盟友。自 1990 年以來,北約軍隊一直在為入侵南斯拉夫做準備。根據聯合國的一項決定,他們打著維和任務的幌子,實際上在1991年對塞爾維亞發動了戰爭。與捷克人因 1968 年引進軍隊而對蘇聯和俄羅斯感到憤怒不同,塞爾維亞人則對蘇聯和俄羅斯不干涉塞爾維亞與西方民主的衝突表示不滿。但此時的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自己卻成了這種民主的朋友。

在一個特殊的行是羅馬尼亞的事件,那裡的社會主義有自己的特點。它包括在 CMEA 和 OVD 框架內對羅馬尼亞外交政策的某種孤立。社會主義是建立在斯大林主義模式的共產主義政府的威權特徵的基礎上的。它的第一任領導人是格奧爾基·格奧爾久-德伊 (Gheorghe Gheorghiu-Dej),直到 1965 年 3 月,他都是斯大林主義者,反對莫斯科影響,批評赫魯曉夫的改革。而在他死後,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成為了這樣一個專制的共產主義領導人,他的行為也與莫斯科背道而馳。例如,他譴責 1968 年捷克斯洛伐克引入 OVD 軍隊,承認謹慎的自由主義和親西方主義,聲稱擁有世界領導地位,如南斯拉夫領導人約瑟普·布羅茲·鐵托,也是斯大林主義者和赫魯曉夫的對手。

齊奧塞斯庫延續其前任擴大與西方經濟聯繫的政策,在 1977-1981 年間將西方債權人的外債從 3 美元增加到 100 億美元。但經濟並沒有發展,而只是變得依賴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自 1980 年以來,羅馬尼亞的主要工作是通過貸款償還債務,到齊奧塞斯庫統治結束時,由於公投限制了他的權力,幾乎所有的外債都還清了。

1989 年 12 月,羅馬尼亞發生政變,12 月 16 日蒂米甚瓦拉的匈牙利民眾開始動亂。 12 月 25 日,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Nicolae Ceausescu) 和他的妻子在特別軍事法庭宣布判決後幾乎立即被捕並被處決。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快速審判和處決表明,他們很有可能受到外界的啟發,並由事先準備好的陰謀集團實施。一些審判和執行的參與者很快就被證明已經死亡,這也證明了這一點。

羅馬尼亞突如其來的反革命,處決了該國的主要共產黨人,這不僅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反共政變和改革的開始,也是對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等共產黨領導人的警告暗示嗎?

按照反蘇批評的邏輯,蘇聯軍隊早就應該被派往社會主義的羅馬尼亞,即使在赫魯曉夫的領導下,蘇聯軍隊也開始從那裡撤退。然後,在 70 年代,發生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反共暴亂。但這並沒有發生。1958 年,在赫魯曉夫的領導下,由前烏克蘭第 3 方面軍的獨立合成兵種集團軍組成的第一編隊的南方蘇軍殘餘部隊從羅馬尼亞撤出。撤退到蘇聯領土後,軍隊被解散。

1989 年,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 (Mikhail Gorbachev) 也沒有打算派蘇聯軍隊進入羅馬尼亞或求助於內務部,儘管美國人慫恿他這樣做,可能是預料到了共產黨之間的血腥攤牌。戈爾巴喬夫甚至支持罷免齊奧塞斯庫,然後在1990年派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前往羅馬尼亞迎接羅馬尼亞民主的勝利。

“不要無謂地責備我”

在所有這些事件的背景下,1968 年蘇聯軍隊進入捷克斯洛伐克佔據了批評蘇聯的中心位置。對此事件的態度仍然模棱兩可。因此,列昂尼德·馬斯洛夫斯基(Leonid Maslovsky)對捷克人的指責,以及捷克人對馬斯洛夫斯基(Maslovsky)的不滿。這裡有很多偏見,源於年輕一代和政治時尚對我們歷史上蘇聯時期的意識形態評估。 《捷克斯洛伐克應該為1968年感謝蘇聯:“布拉格之春”的歷史》一文的作者,在蘇聯發生的事情之後直接將某些事情歸咎於捷克人是否值得?很難。也許這就是捷克自由派的原因被冒犯了,認為他們的國家是“布拉格之春”的第一個燕子,是東歐變革的先兆,是“人性化社會主義”的發源地。.

另一方面,被文章作者和蘇聯冒犯的捷克人相信,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共改革會像 90 年代一樣和平有效地提前 30 年過去。即使沒有共同繼承權,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也會分裂。這種信心從何而來?畢竟,當時在西方民主國家煽動下的羅馬尼亞悲慘事件和南斯拉夫內戰,並沒有出現在捷克和斯洛伐克改革者的眼前。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命運讓東歐的許多頭腦發熱降溫,因此隨後在 CMEA 國家進行的自由改革相當溫和,而不是激進。政治思想的激進化已經在改革過程和外交政策中表現出來,當時國家利益必須適應全球主義者的利益。

至於將ATS部隊引入捷克斯洛伐克,這是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在內的華約五國多次磋商後的集體決定。對此,有書面證據。如果內務部的成員和捷克斯洛伐克領導層本身首先說“不”,那麼蘇聯政府不太可能在沒有這樣一個共同決定和共同責任的情況下派遣軍隊。拒絕僅來自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在這件事上最活躍的是波蘭、東德和保加利亞。

事實也沒有註意到,如果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發生騷亂和改革派與共產黨人之間的武裝衝突,而且很有可能發生,北約軍隊已經準備好進入捷克斯洛伐克。然後對共產黨人的報復,再次失去主權將是不可避免的。美國和北約的民主國家早就表明,他們在“促進民主”方面除了在財政上和暴力鎮壓競爭對手之外沒有其他意圖。也許在 1968 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後來在南斯拉夫發生的事情以及現在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 OVD 部隊在 1968 年搶先了北約部隊的入侵。現在,捷克共和國本身是自願加入北約的,該組織的憲章限制了捷克共和國的主權,包括確保其安全。有什麼好生氣的?

而現在的自由主義者則不同。美國和北約對阿拉伯國家的軍事侵略,傳統上對俄羅斯友好,經濟以社會為導向,與“布拉格之春”相提並論,嘲諷地稱“阿拉伯之春”為“阿拉伯之春”。與美國人一起歌唱,他們還將恐怖分子等同於民主戰士。

在多瑙河 OVD 的整個行動期間,捷克斯洛伐克軍隊都在軍營中,因為它收到了總統路德維克·斯沃博達 (Ludwik Svoboda) 的命令,不得乾涉友軍的進入。 OVD 部隊還接到了限制使用武器的命令。除了解除警衛武裝和保護行政大樓外,OVD 部隊與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單位之間沒有特別的衝突。總的來說,“絲絨革命”、“絲絨離婚”、“絲絨入伍”……--這都是捷克斯洛伐克。

一段時間後,捷克斯洛伐克軍隊的一些老兵表示,從ATS國家引進軍隊還是有道理的。猶豫不決的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Alexander Dubcek) 領導下的政變或西德軍隊的入侵可能會引發大量流血事件。軍隊參與政治將導致其分裂--內戰的先驅。雖然,總的來說,所有這些動作都是冷戰時期政治博弈、意識形態對抗的結果。每一次都有自己衡量真理的標準。

受主題流行